发布时间:2023-08-22
阅读原文请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9H3x2-ET1d1yvjNzFNxILw
绳结艺术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编织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结着中国人民吉祥如意的千年情结。花幼娃在欣赏绳结、创编绳结、玩转绳结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着绳结技艺的精妙。
一、和线线做朋友
在初探线绳时,花幼娃用眼睛观察线的种类,用手触摸线的材质,用游戏感知线的用途......原来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又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花幼娃通过对线的了解和认识,知道线不仅实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惊喜地发现,线可以做成各种美丽的绳结工艺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二、和线线玩游戏
在了解到线绳可以编成工艺品后,花幼娃的兴趣愈发地浓厚。他们开始尝试和线线玩游戏,他们经历了打单结、打间距一致的结、编平结三个阶段,终于可以编织出美丽的绳结。
阶段一:学打单结
花幼娃尝试着在手指缠绕、桌面堆圈、使用工具等多种方式练习打结;教室内、走廊上、花园里到处都是他们打结的身影,同伴间、师幼间、亲子间总是离不开打结的话题。
在短短3周时间里,花幼娃用了10余种方法,进行200余次的尝试,现在,全班小朋友均能成功打出单结。
阶段二:打间距一致的结
虽然能成功打出单结,但存在结重结、位置不均匀等问题,他们就在《一寸虫》的绘本经验中找到了解决方法,原来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保持间距一致,于是他们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尝试与优化。
花幼娃经过2周坚持不懈的练习,最终有16个小朋友能成功地打出间距一致的结。他们在编绳游戏中也积累了测量间距、点数结数、排列规律的数学经验,感知着生活中数学的有趣与有用。
阶段三:编织平结
成功编出间距一致的结后,花幼娃想挑战更复杂的平结,他们使用的工具、参与的人数、编绳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最终花幼娃发现编织架是最有效的辅助工具,于是他们到木工坊定制了7个专属编织架,掀起了编平结之风。
经过3周的练习,班级内有13人能够编出平结。在编织的过程中我们还惊喜的发现他们会尝试利用对称、模式等数学经验提升了绳结的工艺之美。
三、和线线共成长
经过一学年的探究,花幼娃已经能够编出单结、串珠、平结等多种款式的编绳工艺品,他们的工艺品变成了花朝节中祈福习俗的五彩绳,变成了淘淘节上最受欢迎的手链材料包,变成了“六一游戏节”的饰品。
作品统计表
乐玩 · 花朝节
趣玩 · 淘淘节
嗨玩 · 游戏节
编绳的游戏,从一个班玩到一个年级;从一个年级玩到一个园。花幼娃在传承经典编绳文化中,不断衍生新的创想,身体力行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写在最后的话:
花幼娃在逐步的感知绳结文化中, 从单结到平结,再到翻转复杂的花结,用作品表达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从好奇驱使到外在规范,再到内心的价值追求,花幼娃用行动诉说着在专注品格中的成长。每一个小小绳结作品,凝炼的不仅是花幼娃对传统绳结文化的致敬,更是对传统文化底蕴的传承。
暑假活动小倡议:
小朋友们可以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和我们一起编平结,锻炼小手肌肉的灵活性,体验编结游戏的乐趣,养成认真专注的学习品质吧!
撰稿/邓泓利 袁境镁
图片提供/本部、分园
美编/袁境镁
审核/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