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清明 浸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2-04-04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的到来,意味着春天真正的开始。清明将至,让我们聆听孩子的声音,从儿童视角共“话”清明时节,共“享”民俗文化。

      一、激童趣·聆听童言妙语

      幼:清明节要做什么呢?是不是要买东西?

      幼:清明节我们要去扫墓

      幼:对,要去祭拜先人。

      二、拓认知·感受习俗魅力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孩子们通过学习、查资料、阅读、体验等多种方式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三、重体验·共享传统韵味

       体验一:清明画卷

       一幅幅画卷将暖暖的春意定格,一个个彩蛋焕发了新的生机,花幼娃妙趣横生的创作,生动地描绘出自己眼中的清明。

       体验二:节气食俗

       青团为寒食,青团的绿,来自艾草。艾草生于初春山野,细细切碎,用葛布滤出青绿的草汁来,和上筛得均匀的糯米粉, 揉出一团属于清明的醇香。

       体验三:诗意浓浓

       诗情画意入心田。从前,古人以诗会友,用诗词寄托哀思;现今,花幼娃品诗情,知画意,惜当下,在诗词中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体验四:东风纸鸢

       又是一年春风暖,忙趁东风放纸鸢。在春日和风中奔跑,手握一根线,五彩的风筝在起飞,稚嫩的童心在翱翔,这不只是春天的召唤,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愿。

        体验五:春日踏青

      踏青之时,一草一木对孩子来说都是新奇的。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吮吸春的芳香,感受春暖花开的季节,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体验六:门前插柳

       插一支翠柳,点一盏心灯,埋一颗种子,寄一份希望。一双小手将柳枝轻轻地插下,泥土之下孕育的是收获,掌心之中托起的是阳光。

         四、感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拥有缅怀过往的意识,才会心怀感恩,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那些以血肉之躯捍卫祖国尊严,负重前行的英雄们,值得我们永怀崇高的敬意。


      清明节,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的尊重,缅怀、崇敬、热爱、珍惜、感恩,都延续着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