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霞研修团队】解读质量监测科学幼小衔接——承办2021年绵阳市学前教育“研究共同体”学术研讨活

发布时间:2021-05-20

近日,由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四川省何云竹名园长鼎兴工作室刘朝霞研修团队、绵阳市开元实验幼儿园承办的“2021年绵阳市学前教育‘研究共同体’(开元实验幼儿园基地园)学术研讨活动”成功举行。

研讨活动以“深入解读监测结果,精准助力幼小衔接”为主题,探寻学前教育质量再提升的策略和路径。绵阳市学前教育首批“教育科研基地园”及其成员单位代表、四川省何云竹名园长鼎兴工作室成员园长、省内各地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150余人现场参与,阿坝州壤塘县帮扶园所、区域内姊妹园在线参与此次活动。

开幕启动


签到现场


         sunny  day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朱殿庆,市教科所学前教育教研员戴丽敏,市游仙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蒲小兵、区教体局幼教专干陈丽,游仙区进修校周佳华校长,区进修校学前教育教研员黄亚,四川省何云竹名园长鼎兴工作室成员刘朝霞等出席了开幕式。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朱殿庆介绍了绵阳市学前教育“研究共同体”建设与活动情况,他指出解读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就是用数据说话,以科学数据代替经验判断,同时强调学前教育要关注幼小衔接,关注儿童适应力、学习力、创造力等核心素养的提升,观察并支持儿童的全面发展。


开元实验幼儿园娃娃合唱团合唱园歌《明亮的眼睛》


现场观摩

与会老师参观了以幼小衔接为主,适宜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的区域游戏活动,实地感知“幼小衔接”园所特色。孩子们快乐而专注地游戏,每一个区域都是孩子们的乐园。


主题报告

四川省何云竹名园长鼎兴工作室成员刘朝霞以《解读质量监测 科学幼小衔接》为题进行了主题报告,结合监测结果数据,深入解读游仙区域及基地园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探寻质量再提升的策略和路径,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学术研讨

市教科所学前教育教研员戴丽敏老师与何云竹名园长鼎兴工作室成员园长、基地园园长等代表进行了深度研讨,旨在以游仙区监测结果的解读为例,倾听绵阳市、县、区园所对于监测结果的解读经验和方法,以及后续解读的计划和措施,以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


教研交流

针对监测分析报告中科学领域“感知图形与空间关系”维度评分较低,全体参会人员分为四组,以科学领域中“感知图形与空间关系”为核心,参考“图形与空间”核心经验,运用头脑风暴、游戏体验、情景模拟等不同的方式,研讨不同游戏材料的研究开发、材料投放的适宜性、材料的延伸性等。最后4个研讨组选派代表就研讨过程与成果进行了精彩的汇报交流。

大家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如何运用游戏材料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讨论出一些方法。

第一,教师要对数学领域核心经验进行深入学习和解读,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师会玩,才能更懂孩子,才能在观察孩子的玩的时候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才能更有效的支持与引导孩子。第三,我们要善于挖掘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利用低结构、环保材料,围绕孩子们目前“图形与空间”认知发展水平,设计生动有趣、操作性强的数学游戏。


经验分享

工作室刘朝霞研修团队骨干教师分别以主题汇报、案例分享、研究课展示的形式,就开元实验幼儿园幼小衔接研究中的成果与经验进行了分享。


总结提升

绵阳市教科所学前教研员戴丽敏在本次活动点评中指出:此次活动体现出三个“实”。一是很真实,教育理念真实,选题真实,每一次的学习都会让大家有思考辨析的机会。二是很扎实,开实幼的教科研做到每位老师都可以主持教研活动,开展小专题研究,以教研促教学,在教学中检验教研成效。三是重落实,本次活动是第一次绵阳市学前教育质量监测解读活动,开实幼开启了起点,绵阳市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与运用从现在正式开始启动,对幼儿的成长探寻无止境,我们一起找到科学的方法,让幼儿适宜发展。

一滴水能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一次学习能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我们一直秉承“开放共长”的理念,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希望以此活动为契机,迈出绵阳市学前教育监测解读研究的第一步,助力绵阳市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长按二维码,关注四川省何云竹名园长鼎兴工作室官方公众号!

四川省何云竹名园长鼎兴工作室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