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5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文件精神,始终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集体教学、游戏案例与课程故事三大研修项目,围绕教育过程、师幼互动中的核心问题,持续深化教育观察与实践研究,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保教过程优质发展的互哺进阶。
本学期,幼儿园持续优化项目研修形式,通过“集体备课——主题研讨——小组研磨——集中展示——评价反馈”基本范式,在共享共研、互评互助中,激发教师的研究反思能力与专业自信,推动育人活动向“深”沉淀,向“优”提升。
集体教学:聚焦核心经验,优化集体教学
11 月,重点围绕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开展了叙事性讲述、说明性讲述研修培训活动。在本次研修中,共有31位教师踊跃报名参与,经过小组研磨推优,最终有21个教学活动进行集中展示。老师们研以致用,各展所长,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展现了语言领域的魅力。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了评委团队,从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幼儿参与度、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等不同角度出发,对各个教学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让每一个教学活动的亮点与可提升之处都清晰呈现,为教师们后续开展语言领域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游戏案例:深化游戏观察,支持儿童有意义学习
游戏是幼儿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途径,扎根游戏现场、对游戏进行深度观察更是焕发教育智慧的关键。游戏案例研修活动中,老师们精心准备了 28 篇游戏案例,经过多次研讨,推选出 7 篇优秀案例进行分享展示,让更多的教师能够从中学习借鉴。
李敏副园长对游戏案例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提炼出了可以指导后续游戏观察与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她建议,在游戏观察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探究行为和问题意识,及时提供适宜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将游戏中的零散经验整合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协商,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助力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实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故事:打通课程逻辑,看见儿童在课程中的发展
深入钻研课程开展情况,对于提升幼儿园整体教育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故事研修正是促进儿童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课程故事研修活动中,9 位推选教师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展示了课程故事中蕴含的教育智慧以及儿童在课程中的成长轨迹。
集中展示环节,特别邀请到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朱殿庆与学前教研员戴丽敏两位专家进行点评指导。
朱殿庆副所长对本次课程故事给予了高度评价:话题集中、结构清晰,情节跌宕起伏,反思真切,充分展现了幼儿园活动和课程的真实丰富性。他指出,课程体现了生活学习、问题解决、同伴互助、成功累加等四个逻辑,强调课程开发要明确目标、内容专题,注重课程评价,形成自上而下的思维,同时讲述课程故事时要关注课程形成过程、框架下的新故事,以及儿童在课程中的发展,做到课程、儿童及其发展都清晰可见。
戴丽敏老师谈到,此次课程故事涵盖建构、生活、食育等多个领域,在形式选材和内容设计上亮点突出,尤其是立足儿童发展需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以及基于师幼多元互动等方面表现出教师的高度专业性,同时也指出课程在逻辑性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并建议增强结果与成果意识,深入挖掘课程的独特优势与亮点,以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教育效果。
至此,第一轮三大研修活动圆满落幕,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更是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师研修工作,探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研修模式,关注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教师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支持与帮助,助力教师实现职业生涯的持续成长,为培养新时代的好儿童贡献更大的力量。